未竟之城:内蒙古清水河县烂尾新区调查

发广告找微总 1000+人已得到帮助

提示:武威便民信息发布请加微信cairen0123,目前发布信息有公益援助优惠,全城最低价5元/天起,商业广告15元天起,即将恢复原价。

  未竟之城:内蒙古清水河县“烂尾新区”调查

  未完工的楼房耸立在荒野之中,呼呼的穿堂风肆意游走。建起的几幢大楼空置并且继续破败着。因为久疏保养,部分建筑的外墙、吊顶、台阶都有不同程度的脱落破损,刚打完的地基与盖了半截的楼房错落相映,疏阔的马路一头还没铺水泥,因为地势较高,一起风就聚起四方黄沙,直直灌进人嘴里。

  建筑面积7300多平方米的党政办公楼里积着鸟粪,过去的几年间,这些长着翅膀的生物将这里看做自由的领地。无论从何种角度看,这里都是一个巨大的烂尾楼工地。

  但在曾经的规划蓝图上,这里被视为一个梦想的开始。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这个在现代化进程中,一直显得步履狼狈、赶不上趟的国家级贫困县,在2002年作出一个很体现决心的决定——它将举全县之力,用远远超出自身承受能力的庞大投资,建造一个新县城。

  这是一个充满勇气的规划。根据2002年制定的清水河县新区建设投资估算表,新区整体建设总投入将在61亿元,而当年,该县的财政总收入为3000万元。

  这也是属于内蒙古的黄金十年。自2002年起至今,这个拥有丰富资源和广袤省域的省份,以能源开发和固定资产投资为主驱动力,GDP增速每年都居全国榜首。也就是在这个时间段,内蒙古开始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城镇化比例大幅提升,由2001年的43.5%,到目前的53%。

  同样火速冲高的还有其固定资产投资,2000年,内蒙古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刚过400亿,2003年即突破1000亿,到2009年,已超过500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而在今年1月的内蒙古地方两会上,称2010年“力争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700亿元”。

  清水河新区的建设也是当年的明星规划之一。然而,十年过去,造城之事已成空想。破败的老县城继续破败,梦想的新城区也并未如神话般崛起。只留下这个半途而废的烂尾楼群,以自己宏伟的残骸,屹立于黄土高原如进行一场行为艺术。

  这个残局至今无法收场。当时做出拍板决定的领导、贯彻指示的地方官员,因为调动频繁,至今无人受责。只剩下清水河人心存怨气地嘲讽这座“废城”:“鸽子都住得比我们好。”他们甚至将这里称作“新鸟巢”。

  1.“不得已”的新城建设

  夹在两座山中间的清水河县县城占地3.4平方公里,有400多年的历史,作为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交接地区为数不多的平坦地带,这里集中着5万人口。该县总面积2859平方公里,但97%的土地都是丘陵沟壑。

  这个看起来灰头土脸的地方,曾是康熙四公主的府邸所在,以依山傍水的风光著称。然而现在,清水河非但不清,水位也逐年下降;山上一层一层布满简陋的房屋,窑洞半圆的窗户像一只只眼睛,注视着山下的政府楼。

  1998年,呼和浩特市委领导一次来到清水河县开会,讲话中建议:鉴于旧城山路崎岖、交通不便,妨碍地方经济发展,不如换个地方建新城。2001年到2002年期间,上级领导再次到清水河县,重提建设新城区一事。

  是搬走居民还是搬走县城,当地官员承认,这个问题在心里徘徊了很多年,“历届县领导也都想挪个地方大展手脚”。而随着上级领导的驱动,新城建设正式起步。

  记者获得的《清水河县国土资源局关于清水河县新区建设用地情况说明》说:“城市建设滞后,县城基础设施很差,街道狭窄,街道排洪排污能力很差,每逢降雨,洪水顺山而下,街道就变成了排洪渠,时常危及临街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一位原来的县领导描述说:“夏天要是突然下暴雨,大街上都能淹死人。大雨一来,摆小摊的来不及收拾,赶紧就跑,货物都被冲到地势低的地方,那里的老百姓就出来抢东西。”

  该领导解释,清水河县特殊的地理环境,导致改造旧城的成本太高:“居民都在七高八低的地方住,很多都在半山腰,怎么把下水道铺上去?做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本太高,我们当时反复做成本核算,真的没法整,(就算)整也是糊弄,没办法搞彻底。”

  据其介绍,当时县政府也考虑过与房产开发商合作,通过出让土地来获得改造资金,或由开发商进行基础建设,为此请过一些呼市开发商实地勘察,都因为改造成本高,回报率太低而没有谈成。

  除此之外,迁县的另一个考虑是,县城处于两山之中,面积狭小,无法扩建;并且一直以来没有规划,随意布局,没有有进一步建设的空间。当时县政府正打算发展工业、招商引资,以县里的情况,即便企业愿意入驻,也没有空间供其建设工厂、宿舍或进行生产。

  随意建设的另一个问题是,过去的一些危险、污染企业仍然留在县城里:离县政府不远是红旗化工厂,一年生产一亿发雷管,且紧邻一所中学;生产炸药的清水河县化工厂也还在城里。东西两头各有一家水泥厂,生产季节县城往往被烟尘所包围。有人调侃说,沙尘暴一来,清水河人就特别高兴,因为空气陡然清新:“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

  “有人说污染太严重,把企业都关了。企业都关了税从哪里来,干部工资发不发?”该领导介绍,当时也有人提议将企业全部搬去工业园区,终因为成本太高而作罢。“所以结合种种因素,我认为迁城的要求是正确的。”

  只不过,没有人考虑这个贫困县的财政是否能够支撑这样的庞大投资。

  2.“能快就不要慢”

  2001年前,呼市市委建议将新区迁址于喇嘛湾镇、托电附近,并占用托县一部分土地。

  喇嘛湾是清水河县西北的一个镇,毗邻托克托县。此番选址,意在靠近大唐托克托发电厂,好带动这个贫困县的发展。但因为占地问题,遭到了托县的强烈反对,市委反复协调亦无用,最后作罢。

  2002年,新任县领导班子上任,与上届不同的是,主要领导都不是清水河本地人。据一位不愿意透露身份的当时的县领导表示:“去了就带着(建新区的)这个任务。”

  清水河县在1995年11月划归呼市管辖,此前一直属于乌兰察布盟,但不在其境内,是一块飞地,加之地处三省交界,“山高皇帝远习惯了,比较难管理,他们自己有个说法,叫清人治清,”一位原县领导透露,“我们当时遇到的最大阻力,就是当地干部,他们在县里有些小房产,迁县对他们有损失。还有一些是小包工头,在县里干些三五十万的项目,也对这个事情不满意。”

  这位官员称,他在清水河工作的时间里,被人写了多封举报信,因此甚至接受过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调查。

武威便民加微cairen0123
关注微帮公众号
拼多多大额优惠券
微帮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