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信:回望家乡居住的变迁

发广告找微总 1000+人已得到帮助

提示:武威便民信息发布请加微信cairen0123,目前发布信息有公益援助优惠,全城最低价5元/天起,商业广告15元天起,即将恢复原价。

  我的家乡在崇信县黄花乡凉水泉村小寨子自然村,是西北黄土高坡一个普通的村落,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一路走过,驻足回望,单单从居住上讲,发生的巨变还是令人惊喜的。

  我队三十多户人,当时只有一家有三间土木结构的房屋,几乎家家都住窑洞。有些老窑洞有十几米高,十几米深,几米宽,开凿在石质山体上,到底有上百年、上千年,还是原始居民遗址谁也说不清。一只窑安一个家是常态,两只窑安一个家已经是富户了。如果几世同堂,住不下会在大窑旁边挖一个小窑或者搭建一个草庵居住。当时人畜是混住的,养猪养鸡养牛都在窑内,没有专门场地,家家没有像样的厕所,只有一个土墙围的灰圈,下雨天无法进去踩脚,也几乎没有大门,人人都住土炕,冬天用秸秆烧一烧,热居取暖,春夏秋凉住。土炕上只铺苇子席,苇子席新买的有刺,就用吃饭碗去打磨,打磨到无刺即可,能铺上羊毛毡的是富户。一炕一被,一个人好盖,两个人、三个人就得将就着盖。布枕头是奢侈品,给儿童的枕头,用的是边角废料,里面装的是糜子或者荞皮,成人多数枕砖头或者是砖窑烧的砖枕、木头削的木枕。

  当时姑娘出嫁,一定要陪被子、床单、枕头,因为一结婚,婆家也无力置办,有的结婚后陪嫁品舍不得用,留给自己的儿子女儿使用。家家几乎没有家具、用物,我家有爷爷的爷爷留下一个方桌、一个柜子、一把椅子和父亲在甘南工作时带回的两个木头箱子,算村上家具最多的人家。我父亲50年代工作时买的一条毛毯,是家里、甚至村上唯一的奢侈品。家家出嫁女儿,要借我家方桌、毛毯,摆放鞋袜、衣裳等陪嫁品,家家娶亲也要借我家椅子拜父母。家家没有粮可装,包产到户有粮时,也只是用条子囤去装,或者用化肥袋子去装。窑洞普遍被烟熏的黑黑的,用泥抹光也是很奢侈的事情,为了取暖都是小门小窗,冬天还要用秸秆堵上天窗。

  80年包产到户后,吃饱肚子,人有了力气,家家开始挖窑,我队30多户人之前基本上都住在沟壑渠的沟底,为了取水方便,家家开始在半山腰挖新窑,一家一户至少要挖三孔以上,窑洞上安上了玻璃窗子油漆门、有了简易的大门院墙、修了专门的牛窑、鸡圈、猪窝,家家窑洞都抹的白白亮亮,这是第一次迁徙。

  90年代以后,农民开始进城打工,随着眼界的开阔,家家户户开始往塬边搬,能箍窑的箍窑、能修房的修房,农民住宅用上了砖头、石灰、水泥,这算第二次改善。

  2000年以后,城市新起了7层以上高楼,农村也开始了第三次搬迁……我村柏油公路从塬上通过,依托柏油公路,家家在公路两边修起了砖木、砖混结构的瓦房、平房,屋里有了像模像样的家具,有了厕所,有了太阳能洗浴房,公路沿线也有了太阳能路灯。

  村上1987年通电、2000年通水、2014年通网,农民基本上都住上了和城里人差异不大的住宅,家家户户的大门都修大了,过去只考虑架子车出进,现在要考虑农用车、小汽车的出进。好多人不仅在农村修了洋房,而且打工在哪里就把房买到哪里,村民在西安、兰州、成都买房的多的是,有的人家在县城里暂时买不起楼房的,也要租个楼房供孩子念书,村里只剩个别户或老人留守,一些老人冬天在城里居住,夏天在村里避暑。

武威便民加微cairen0123
关注微帮公众号
拼多多大额优惠券
微帮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