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中县推广“产改+特色产业”模式为特色农产品“排毒养颜”

发广告找微总 1000+人已得到帮助

提示:武威便民信息发布请加微信cairen0123,目前发布信息有公益援助优惠,全城最低价5元/天起,商业广告15元天起,即将恢复原价。

  同时,为了切实打造百合这一产业品牌,充分彰显“园子百合”的品质优势,园子岔乡迈出了“兰州百合甲天下,好货出自园子岔”品质自信的第一步。2018年12月,园子岔乡参加了由中央及国家机关工委、人民日报社、农业农村部和国务院扶贫办指导,人民网·人民健康主办的首届“人民优选”供需大会签约仪式,园子百合产区成为全国首批被授予的18个“‘人民优选’产业合作示范基地”之一,目前已顺利进驻北京新发地市场,拥有70平米展厅和200平米保鲜库,园子岔百合产业真正具备了走向全国的品牌硬实力。 

  农民增收 产业富民效应不断彰显 

  “这两年,政策好,又是发放百合补助,又是进行百合技术培训的,政府还帮我们卖百合,现在种百合比之前轻松多了。”正在路边卖百合的魏周云如此说道。 

  2018年以来,园子岔乡共申报产业扶贫项目3个,落实资金585万元,组织富源百合产销专业合作社牵头共建“百合联盟”,将124户未脱贫户放在产业链上,对有劳动力的农户采取产业帮带脱贫,对无劳动力的农户采取注资分红扶持脱贫,确保在脱贫路上不漏一户、不落一人。投入65万元实现13户贫困户分红收入6.5万元,户均5000元,为特殊困难群体脱贫夯实了基础。完成5000余亩百合参保,落实保费补贴84万元,保障金额达到3000万元,为全乡群众稳定增收提供保障。多次邀请甘肃省农科院专家来乡开展百合技术培训,主要就籽种选育、栽种技巧、病虫害防治以及采收储藏等进行了系统教学,受到农户的广泛欢迎。2018年,全乡建档立卡户年均收入为3.5万元,人均年收入8650元,据初步统计,全乡75%以上家庭在榆中县城、兰州市区、白银市区购有楼房,60%以上家庭拥有一辆及以上小轿车,居民总体生活水平在榆中山区乡镇中位于前列。 

  百合产业的壮大更是引来了劳动力返乡流。33岁的园子岔乡柏木村村民魏转仓就是其中的一个。15岁就辍学离家的魏转仓一直在兰州附近打工,2009年,被百合产业“召唤”回家的魏转仓开始种植百合,30多亩的百合让魏转仓不仅结束了颠沛流离的打工生涯有了稳定而富足的收入,而且成了柏木村种植百合的“能人大户”。“这些年我们乡的百合产业发展越来越好了,很多迁出去的人都回来开始安家定居种百合,园子岔乡目前是榆中北山六个乡镇中常住人口最多的乡镇。”王琦说。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让榆中县尝到甜头 

  园子岔乡的发展,来自于产业的支持;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则更为园子岔乡的百合产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也让更多的榆中农民感受到了作为股东的底气。

  2018年1至8月,榆中县集中组织开展了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共组织清查1569个单位,其中:清查村级单位268个,清查组级单位1301个,清查组级并入村级资源单位309个。通过集中清产核资,共计核实集体资产14.31亿元,其中:经营性资产1.92亿元,非经营性资产12.39亿元;核实集体土地总面积350.1万亩,其中:农用地324.3万亩、集体建设用地13.6万亩、未利用土地12.2万亩,并同步建立了详实的资产、资源登记台账,为深度盘活集体资产奠定了坚实的支撑和基础。同时,榆中县还全面完成了集体成员身份界定工作。目前,全县已全面完成成员身份界定工作,共确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10.58万户,39.7万人。 

  随着榆中县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入,农民收入逐年增长,集体经济也更添活力。产权改革前,全县114个贫困村中有23个村属于“空壳村”,其他村集体经济比较薄弱,村集体积累相对较少,且存在村集体资产底数不清、权属不明、村集体资产闲置废弃流失等问题。而通过改革试点,该县268个村基本消除了“空壳村”,村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54个;10万元以上的村19个;50万元以上的村4个,平均每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9.7万元。其中,全县114个贫困村发展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18.28万元,平均每个村1.04万元,初步实现了村村有集体经济收入的目标。 

  “下一步,我们将紧抓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机遇,不断探索集体资产股份权能实现路径,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集体经济运行新机制,切实激发农村集体资产资源活力,大力盘活资源资产、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增加农户财产性收入。”榆中县相关负责人表示。 

武威便民加微cairen0123
关注微帮公众号
拼多多大额优惠券
微帮微博